<optgroup id="wpcql"><li id="wpcql"></li></optgroup>

  • <legend id="wpcql"></legend>
    <optgroup id="wpcql"><small id="wpcql"><pre id="wpcql"></pre></small></optgroup>

    <optgroup id="wpcql"><li id="wpcql"></li></optgroup>

    <track id="wpcql"></track>

    <track id="wpcql"><em id="wpcql"><del id="wpcql"></del></em></track>
  • <span id="wpcql"><output id="wpcql"></output></span>
    img
    搜索
    搜索
    img
    /
    /
    中國醫院協會患者安全目標(2019版)

    中國醫院協會患者安全目標(2019版)

    發布時間:2023-01-01 09:08
    訪問量:

    一、正確識別患者身份

    (一)嚴格執行查對制度,確保對正確的患者實施正確的操作和治療。識別時應至少使用兩種標識確認患者身份,如姓名、病案號、出生日期等,但不包括患者的床號或病房號。

    (二)在實施輸血、特殊用藥等關鍵治療時,應采用雙人核對識別患者身份。

    (三)對術中患者、精神疾病、意識障礙、語言障礙等特殊患者,應有身份識別標識(如腕帶、床頭卡、指紋等)。

    (四)鼓勵應用條碼掃描、人臉識別等身份信息識別技術,但仍需口頭查對。

    (五)加強新生兒身份識別管理。

     

    二、確保用藥與用血安全

    (一)規范藥品管理流程,對高警示藥品、易混淆(聽似、看似)藥品有嚴格的貯存、識別及使用要求。

    (二)嚴格執行麻醉藥品、精神藥品、醫療用毒性藥品、放射性藥品等特殊藥品,以及藥品類易制毒化學品、抗腫瘤藥物的使用與管理規范。

    (三)規范臨床用藥醫囑的開具、審核、查對、執行、點評制度及流程。制定并執行藥物重整制度及流程。

    (四)建立和實施抗菌藥物管理(AMS)的診療體系和技術規范。

    (五)制定并嚴格執行靜脈用藥調配中心操作規范、審核、查對、安全配送制度與流程。

    (六)建立并嚴格執行儲血、配血、發血、輸血制度和流程,落實輸血前指征評估和輸血后效果評價,實行輸血信息系統全流程管理。

     

    三、強化圍手術期安全管理       

    (一)制定并實施擇期手術(包括日間手術)必要的術前檢查與評估,加強圍術期相關學科協作,強化術前、麻醉前病情評估及術后訪視等制度的規范落實。

    (二)制定并實施統一的手術及有創操作的部位標識流程,由實施手術的醫生標記手術部位,標記時應在患者清醒和知曉的情況下進行,并將其納入術前核對流程予以執行。 

    (三)建立手術安全核查及手術風險評估制度和流程,落實世界衛生組織手術安全核對表,并提供必需的保障與有效的監管措施。

    (四)預防性抗菌藥物選擇與使用應符合相關規范,并注重圍術期疼痛管理。

    (五)加強孕產婦安全分娩管理,實施世界衛生組織安全分娩核查表實踐指南。

    (六)建立完整的標本采集、標識、運輸、交接和回報制度,實現標本全流程可追溯管理。

     

    四、預防和減少健康保健相關感染

    (一)建立健全醫院感染管理組織體系與制度,落實醫院感染監控指標并持續改進。

    (二)提高醫務人員手衛生依從性,為執行手衛生提供必需的設施和有效的監管。

    (三)使用合格的無菌醫療用品,遵循無菌操作要求。確保安全注射。安全處理醫療廢物。

    (四)建立抗菌藥物管理和監測機制,制定多重耐藥管理制度。

    (五)落實呼吸機相關肺炎、血管導管相關感染、導尿管相關尿路感染等器械相關感染的防控措施,加強相應感染監測與反饋。

    (六)開展手術部位感染目標性監控,落實相應預防措施。

     

    五、加強醫務人員之間的有效溝通

    (一)建立醫務人員間有效溝通機制,規范信息交接流程,保障相關醫療照護措施落實到位。

    (二)加強跨專業協作,倡導多學科診療模式,為醫務人員提供多種溝通方式和渠道,提升團隊合作能力。

    (三)建立健全臨床危急值報告制度,規范并落實操作流程。

    (四)建立不良事件自愿報告及強制性報告的制度和流程,倡導從錯誤中學習,構建公正的患者安全文化。

    (五)合理配置人力資源,關注醫務人員的勞動強度對患者安全的影響。

    (六)防范醫院暴力,確保安全的人員安全的環境中執行安全的醫療照護。

     

    六、防范與減少意外傷害

    (一)加強高風險意外傷害人群管理,制定相關風險防范應急預案。

    (二)落實跌倒、墜床、壓力性損傷、走失等意外事件的風險評估。

    (三)識別具有自我攻擊風險的患者,評估自我傷害、拒絕飲食、自殺傾向等行為,制定相應防范措施和應急處置預案。

    (四)完善意外傷害的報告及處置流程,有效降低傷害程度,改進相關風險防范能力。

    (五)加強對患者及其家屬意外傷害防范的教育。

     

    七、提升管路安全

    (一)建立管路安全的管理制度和風險評估流程。

    (二)建立管路事件的監測流程,及時處置管路事件,減少對患者的傷害。

    (三)建立管路事件的報告流程并鼓勵主動上報,對管路事件的發生原因及時進行分析和改進,有效減少管路事件的發生。

    (四)落實非計劃拔管風險防范措施,建立相應防范和處置預案,并進行有效演練。

    (五)加強對醫務人員管路安全的培訓,鼓勵和教育患者及其家屬主動參與管路安全管理。

     

    八、鼓勵患者參與患者安全

    (一)提高醫務人員對患者參與醫療照護過程重要性的認識,及時有效地與患者及其家屬進行信息溝通。

    (二)為患者提供多種方式與途徑參與醫療照護過程,協助其正確理解與選擇診療方案。

    (三)鼓勵患者及家屬主動參與患者身份識別、手術操作部位確認、輸液輸血、藥物使用、患者轉運等診療過程。

    (四)引導患者就診時提供真實病情和相關信息,注重保護患者隱私。

    (五)為患者提供多種形式的患者安全教育培訓,幫助和指導患者建立更好的健康意識,提升健康素養。

     

    九、加強醫學裝備安全與警報管理

    (一)建立醫學裝備安全使用與管理制度。確保急救和生命支持類設備的及時性、可用性和安全性。

    (二)建立醫學裝備安全使用的培訓計劃,加強對相關醫務人員的培訓和考核。

    (三)加強對醫療設備警報的管理,提升警報管理意識,制定警報的設置、修改和響應流程,評估醫務人員對警報的敏感性及警報對臨床工作流程的影響。

    (四)鼓勵監測并上報醫學裝備相關不良事件,鼓勵評價醫學裝備的安全性和有效性。

     

    十、 加強電子病歷系統安全管理

    (一)加強醫院電子病歷系統的安全等級管理。

    (二)加強對電子病歷系統的培訓,有效避免電子病歷系統的使用錯誤。

    (三)加強電子病歷系統的登錄和使用者權限管理,強化患者隱私保護。

    (四)確保錄入內容的標準、完整及準確,避免由于復制、粘貼所致的錯誤。

    (五)建立電子病歷用藥醫囑的閉環管理,建立電子病歷用藥醫囑知識庫,利用診斷、檢驗結果進行細致核查和有效提示,并將處方評價的結果及時反饋至臨床醫生。

     

    下載附件

    暫時沒有內容信息顯示
    請先在網站后臺添加數據記錄。
    img

    青島市海慈醫療集團 本部地址:青島市市北區人民路4號

    門診服務臺電話:0532-83777856(服務時間:周一至周日8:00-17:00)

    預約掛號咨詢電話:0532-83777800/83777801(服務時間:周一至周日8:00-17:00) 

    行政總值班電話:0532-83777527    院長熱線:17669757858

    南院區:青島市市南區棲霞路18號

    西院區(青島市第五人民醫院):青島市市南區嘉祥路3號
    醫患溝通辦公室電話:83777016("紅包"治理專項投訴電話)  受理時間:  周一至周五:8:00—12:00,13:30—17:00

    img
    亚洲成无人码观看_久久精品免费精品_亚洲高清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天堂va欧美va亚洲